王雅琦: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年5月31日

发表时间:2023.5.31                   来源:平顶山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这意味着“枫桥经验”已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也赋予了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大使命任务。新时代“枫桥经验”所蕴含的人民主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治融合等核心要素,与市域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不谋而合,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深化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认识,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符合地方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新路子。

找准出发点,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机制

共建共治共享是“枫桥经验”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市域社会治理,将二者结合,能够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更加牢固,因此必须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优势,从而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市域社会治理格局。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政机关、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治理主体紧紧凝聚在一起,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通过设立群众工作站等方式,充分听取和采纳人民群众的建议,让群众的意见得到有效表达,也让干部听到群众的心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最后,要着力提升治理主体的参与度,支持和号召更多主体参与到市域社会治理中,充实市域社会治理力量、壮大市域社会治理队伍,在多方参与的基础上,达到“政社良好互动”的局面,形成功能融合、优势互补的市域社会治理网络。

把握切入点,构建矛盾多元预防调处的市域化解平台

“枫桥经验”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化解矛盾的经验,“矛盾不上交”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和首要任务。伴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就成为了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就必须构建矛盾多元预防调处的市域化解平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行“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通过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将党建、环保、安全、应急、宗教等各类职能整合成“一张网”,实现集成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通过打造点线相连、纵横交织的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实现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从而做到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问题,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确立风险预先评估机制和重大决策事项集中研判制度。通过分级分类评估市域范围内主要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置方案,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做到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同时,建立重大决策事项实行集中研判制度,辅以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有效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法性。

明确落脚点,强化智能科学高效的市域社会治理力量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为“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因此,应该大力推广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挥科技创新驱动赋能作用,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面,要持续推进智慧治理。通过建设市域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组建信息互联互通、指挥综合专业的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化队伍,为城市配备“最强大脑”,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深度实施“互联网+治理”战略。将信息技术与市域社会治理高度融合,把互联网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把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转化市域社会治理的关键手段,从而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的自我优化和自觉重塑。

正如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所发表的重要讲话:“要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新征程上,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各类社会主体资源,构建多方参与、协调联动、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市域社会治理机制,形成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协作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理想局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王雅琦为中共平顶山市委党校行管教研室教师)


供稿:理论研究室

Copyright ©2017 中共平顶山市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豫ICP备17005260号-1
主办单位:中共平顶山市委党校;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龙翔大道与长安大道交叉口向西800米路北;邮编:467000;电话:0375-2661123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061号